本周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發(fā)布,自2025年4月1日起,組織開展最低收購價稻谷競價交易,具體投放數量以及價格如下:
當前水稻價格暫時相對偏強價格運行,各地原糧貿易商惜售情緒較高,陳糧開拍后水稻的價格將會何去何從?我們就當下行情走勢簡單探討一下:
首先,供應加碼,但糧價沖擊力度相對較弱。拍賣底價與市場價接近,成交率或維持低位。本次拍賣的稻谷標的主要為2020-2022年產,其中2020年早秈稻起拍價2480元/噸(折1.24元/斤);粳稻價格區(qū)間在2560-2620元/噸(1.28-1.31元/斤);秈稻價格區(qū)間2550-2580元/噸(折合1.275-1.29元/斤),如加上出庫費、水分增量等成本后,實際出庫成本約2700元/噸,與當前黑龍江地區(qū)圓粒水稻價格差距有限,可能導致參拍積極性不高。參考歷史數據,2024年類似拍賣首拍成交率僅10.5%,秈稻流拍嚴重,尤其是江西地區(qū)當前早秈稻到廠參考價已經跌至1.20元/斤左右,已經低于起拍的出庫價格,預計2025年秈稻成交率仍偏低,粳稻因庫存壓力或略高。
其次,庫存壓力或將增加,但總量先谷底有限。粳稻主產區(qū)(如黑龍江)庫存壓力較大,拍賣可能壓制普通粳稻價格;而中晚秈稻主產區(qū)(如江蘇、安徽)優(yōu)質糧源有限,拍賣對優(yōu)質秈稻沖擊較小。此外,新季中晚稻9-10月上市前的觀望情緒濃厚,加工企業(yè)更傾向于等待新糧,短期市場交易清淡,而早秈稻當前價格不具備優(yōu)勢,成交量或將不大。每周掛拍約60萬噸,持續(xù)至新糧上市前,總投放量供應有限。由于2020-2022年產稻谷庫存規(guī)模較歷史高位下降,實際新增供應對市場沖擊有限。
最后,政策調控意圖明顯。此次拍賣以優(yōu)化庫存結構為目標,定向銷售可能用于消化超期儲存糧,2019年產稻谷可能轉為定向銷售,緩解市場對陳糧拋售的擔憂。同時,政策通過調整拍賣年份和底價,引導供需逐步向市場化過渡,避免直接沖擊市場。政策通過底價調整和投放節(jié)奏控制供需平衡,抑制價格大幅波動,不過從目前市場反饋的消息來看,定向稻谷尚未有拍賣消息,對于大米價格形成一定的利好支撐作用。
綜上,短期建議:貿易商可趁拍賣壓力釋放前加快舊糧出貨;加工企業(yè)宜結合新糧上市節(jié)奏靈活采購,避免庫存積壓。中長期應關注:新糧上市后供需寬松局面可能加劇,需跟蹤國際糧價波動及政策去庫存節(jié)奏,若國際大米價格持續(xù)回落,或對國內秈稻市場形成額外壓力。此次稻谷拍賣更多是政策調控庫存的常規(guī)操作,市場反應總體理性,但需警惕區(qū)域性、品種分化的結構性風險。
欲了解更多水稻行情數據以及未來走勢,敬請持續(xù)關注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(http://www.qcgyj.com)以及APP(http://www.qcgyj.com/app)和微信平臺(graininfo)或可致電0451-88001128咨詢,成為糧油信息網的會員,享受更多特權。(糧油信息網 吳文超)
特別聲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