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消息頻出,但對國內豆粕市場而言絕非利好。其中,美國大豆貿易商表示,中國于上周周三買入了至少500,000噸美國大豆,這也是自本月初中美兩國首腦達成貿易戰(zhàn)休戰(zhàn)協(xié)議以來,中國首次大筆買入美國大豆。而隨著美豆后期陸續(xù)供應,國內市場開始出現(xiàn)進口大豆供應寬松的情況下,市場紛紛對豆粕下旬走勢持悲觀態(tài)度。那么,12月下旬的豆粕到底真如市場預期么?中國糧油信息網(wǎng)分析師韓宇帶領大家分析下旬豆粕走勢。
美豆成為利空消息主體
自習特會后,美豆就成為兩國貿易關系改善的重要途徑。隨著,上周二美國總統(tǒng)表示,中國已經買入數(shù)量龐大的美國大豆,而且兩國已經開始通過電話進行貿易談判開始,市場就紛紛傳出美豆采購事宜。之后,美國大豆出口理事會于上周四稱,中國已經在過去24小時里買入150萬噸到200萬噸大豆,船期在2019年的第一季度。同時,上周四美國農業(yè)部發(fā)布的單日銷售報告證實出口商對中國售出113萬噸大豆。而上述事件也令國內豆粕盤面不斷跳水,導致豆粕在本無利好承壓的情況下,現(xiàn)貨價格不斷走低。而以上消息影響仍在作用,預計本周豆粕走勢難有好轉。
當然,除去上周所公布的已經采購的美豆外,我們還需要注意兩點。第一點,由于12月12日USDA供需報告中美豆產量維持在46.00億蒲,致使美豆供應充足已經難改。第二點,中美貿易談判仍在繼續(xù),而該消息面對國內豆粕盤面的利空炒作并未正式開始,這也使得隨著后期中美貿易談判的頻率將不斷提高,國內豆粕盤面或仍有下落空間,進而國內豆粕現(xiàn)貨價格或將受此拖累。并且,隨著兩國貿易談判令兩國貿易關系不斷向好,美豆庫存又處于高壓的情況下,中國將采購更多美豆也成為大概率事件。如此一來,利空消息將反復發(fā)難,豆粕價格承壓動力不足或呈現(xiàn)弱勢下行走勢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市場對中美政府之間關系的擔憂開始緩和的同時,也擔心全球大豆供需平衡。由于上周USDA供需報告調升巴西阿根廷庫存及巴西產量,其中巴西產量從前期約1.205億噸上升至1.22億噸左右,市場預計明年全球大豆供應繼續(xù)寬松,或沖淡國內進口大豆成本的同時,稀釋國內豆粕價格。
國內豆粕基本面一塌糊涂
供應方面,如下圖所示,國內豆粕庫存呈現(xiàn)回升態(tài)勢。由于沿海地區(qū)進口大豆開始集中到港,使得油廠整體開機率提振,導致12月第一周豆粕庫存回升約至100萬噸,令國內豆粕供應整體呈現(xiàn)寬松狀態(tài)。另外,12月開始,印度菜粕及進口葵花粕陸續(xù)于廣東地區(qū)到港,其中,進口葵花粕約有13萬噸到港,雖然其價格較當?shù)?a href=http://www.qcgyj.com/doupo/ target=_blank>豆粕不具明顯優(yōu)勢,但由于蛋白原料供應量較多且供應形式豐富,進而市場可選擇增加的同時,對豆粕價格也具有一定打壓。
需求方面,國內市場整體對豆粕價格短期看漲信心不足。然而,如下圖所示,12月中旬市場整體對豆粕采購量明顯回升。實際上,除去現(xiàn)階段國內豆粕價格低廉以外,現(xiàn)階段終端市場整體對2019年夏季豆粕看漲意愿較高,進而現(xiàn)階段市場簽訂多為明年4月以后豆粕訂單。
而市場短期需求不佳除去12月中美貿易關系和緩炒作影響意外,12月豬肉價格低迷也是主要影響之一。12月國內豬瘟疫情較前期減緩,但由于前期豬瘟炒作較多,加之生豬調運依舊不暢,令終端市場對豬肉采購積極性減緩。并且國內生豬存欄量較高,生豬供應充足,也令豬肉價格上漲動力不足,進而使得屠宰場、養(yǎng)殖場及飼料廠利潤空間縮減,豆粕備貨積極性自然減緩。
綜上所述,12月下旬豆粕價格仍將受到中美貿易和緩炒作影響,繼續(xù)呈現(xiàn)弱勢下行為主。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現(xiàn)階段豆粕期貨點位較低,或令其出現(xiàn)觸底回升可能,但由于12月下旬難有利多支撐,致使豆粕期貨回升幅度及周期較短,筆者建議不要貿然跟漲,加之菜粕等蛋白原料沖擊,豆粕還有下落空間。欲了解更多豆粕行情數(shù)據(jù)以及未來走勢,敬請持續(xù)關注中國糧油信息網(wǎng)的官方網(wǎng)站(http://www.qcgyj.com)以及APP(http://www.qcgyj.com/app)和微信平臺(graininfo)或可致電0451-88001128咨詢,成為中國糧油信息網(wǎng)的會員,享受更多特權。